什么才是汽车安全中最重要的?初始安全 主动安全 被动安全
所谓汽车安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初始安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
一、初始安全
初始安全不难理解,就是车辆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各种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进而改进设计。
企业在造车之初,都会从车型设计和车身整体布局等基础性能着手,尽可能地给驾驶员提供足够开阔的视野、舒适并合身的座椅、简洁且可读性较强的仪表,甚至后来演化到抬头显示功能,各种按键要尽可能少,即使非有不可也要做到触手可及等等。
这些细节的设计都为车辆的初始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才是品牌与车型之间竞争的砝码。
二、主动安全
所谓主动安全就更好理解了,驾驶员通过操控车辆可以规避风险,这就是最基础的主动安全。许多车主在选购汽车时将“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简称)、VSC (车辆稳定控制系统,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的简称) 、VSA(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ehicle Stability Assist Control 的简称)、VDC (车辆行驶动力学调整系统,Vehicle Dynamic Control 的简称)、ESC(电子汽车稳定控制系统,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的简称)”等等视为必备配置,这些其实就是汽车车身稳定系统。
ESP是博世专门的称谓。丰田称之为VSC、本田称为VSA、通用称为ESC,各家有各家叫法。实际上其官方叫法应该是ESC。
它主要用来提高驾驶员对汽车的控制能力,实际上,ESP是ABS的延伸功能,最直观的理解就是有选择性地对四个车轮自动刹车,在减慢车速的同时,把车身的姿态纠正过来,让车辆按照驾驶员的设想来走。
你可以理解成ABS就是各个车轮管好自己不打滑,ESP就是四个车轮统筹起来一起管,修正或抑制车辆在过弯时产生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从而调整汽车车身的姿态安全行驶。
前驱车型在高速过弯时通常会转向不足而“推头”,通常与ESP配合使用的应该还有一个叫作TCS的牵引力控制系统。如果单靠ESP制动车轮还刹不住的话,TCS就会通过诸如断火、减少喷油等方式降低动力输出来配合。
双剑合璧,汽车就又在驾驶员的掌控之中了。后驱车辆通常在过弯极限时会出现转弯过度而“甩尾”的情况,一般民用后驱车型上通常在出厂时,转向设定上就会偏向于轻微“转向不足”,从而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即便是全时四驱的车型,转向不足或过度的情况也是会有的,总体上还是要好过那些前驱或后驱车型。
目前市面上的ESP大致有3种类型
四通道系统:能够对四个车轮独立施加制动力;
三通道系统:能对两个前轮独立施加制动力,但是对后轴只能整体施加制动力;
双通道系统:只能对两个前轮独立施加制动力。
即便是同样的通道数,能够实现的最大制动力也不一样。之所以会有区别还是因为成本。其中,只有功能最广泛的四通道系统,才有可能实现对车身姿态最完美的纠偏。之所以这么讲,因为要想发挥ESP最强大的功能,必须要和整车制动、轮胎、悬架等部分有完美的调校。
ESP的匹配工程量非常浩大,而且加速度、横摆角速度、车轮转速差等阈值都会随着车辆底盘的参数而有所差异,甚至可以说换个不同型号的轮胎、刹车,都需要不同的标定。因此十万元就带ESP的汽车,你能对它的性能有多大的期待呢。
从21世纪初ESP普及开始,它已经在危急关头挽救了无数生命。根据欧盟交通部的调查显示,ESP能够把遭遇严重事故的几率降低75%,事故伤亡率降低91%,可谓是救命神器!
但是ESP并不是万能的,ESP只能提升驾驶员对自己的车辆的可控能力,并不能真正提升车辆的过弯极限。欧洲、北美都已经通过强制标配ESP增加车辆安全性,其对行车安全带来的正面意义可想而知。
抛开ESP这些,其实一部车的制动系统也十分重要,在危急情况出现时,不论是干燥、湿滑或雪地都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动表现,并且还可以自由地操控方向,这就达成了一套可靠的制动系统。
当然现在很多车辆还为此匹配了“刹车优先”——BOS系统,即使驾驶员在慌乱中同时踩住了刹车和油门,车辆也不会窜出去,而是会默认刹车优先。
同时,各大厂商还各自推出了高科技主动安全配置,就是我们常说的预碰撞安全系统,像Volvo、Audi、BMW、Honda、Subaru这些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预碰撞安全系统。
预碰撞安全系统通常会检测道路前方的障碍物,并直接采取主动制动或安全警示音来提醒驾驶员。IIHS对这一系统的判定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根据碰撞预防系统的效果,制定了Superior(优越)、Advanced(高级)和Basic(基本)3个不同的评价等级。
如果车辆配备了符合标准的预碰撞安全系统,就可以获得1分,也就是获得Basic(基本)的评级;得分在2~4分的车型将归属于Advanced(高级)评价;5分与6分的得分则属于Superior(优越)评级。
主动安全措施固然重要,其实最能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还是驾驶员本身,遵守交通规则比任何辅助设施都要好使。
三、被动安全
简单说被动安全算是车辆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才会显现出它的重要性。
车辆在设计之初,有责任心的厂商会为车辆打造一身“钢筋铁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车架,高安全的车架结构,高强度的车身材料,必须可以承受全方位的撞击,通过分散作用力并保证驾驶室不会变形而挤压车内人员,这是一台汽车被动安全的基础。
丰田的GOA车身、本田的G-CON车身、马自达的MAGMG车身、斯巴鲁的新环状力骨构造车身、三菱的Rise车身等都是采用前后结构“软”、中间车身相对“硬”的三明治结构,以便车身能够达到既有足够的吸能空间,又有足够刚度的目的。例如发动机下沉、可溃缩式转向柱、全方位气囊、气帘等等这些都是保障车内人员安全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
总结
汽车安全除了以上所讲的这些之外,车辆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对路上行人的保护。如果避让不及,不可避免发生碰撞时,将对行人的伤害降至最低。
所以汽车是否安全,不是随便用手按一按车身,看一看门框,就能随意断定的,电子配置也只是起到辅助安全的作用。
整车的安全性能还需要全面系统地去评价,非专业人士如果有汽车安全方面知识的需求,还是应该多参考专业的评估结果。
但无数惨痛的经历都已经昭示,与各种各样的安全科技相比,驾驶者的安全驾驶理念和心态无疑是更为重要的。
真正理解行车安全的人,是不会给那些电子安全配置启动的机会的。只有将安全驾驶的心态、娴熟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与电子系统相结合,才是安全出行的保证!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