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汽车互联网化到底有没有意义?

发表于:汽车用品网(www.qicheyongpin.com) 浏览次数:9476

一方面,汽车在互联网+时代不断探索互联网化的脚步日渐深入,跨界玩法不断翻新;一方面,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到底汽车互联网化的意义何在?有没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又该规避哪些盲区误区呢?笔者借助本文与大家作一些探讨。


互联网+时代,汽车互联网化被看好

近两月,中国品牌在汽车市场表现不俗,大有与合资品牌正面交锋、同台争风之势。其中,拥有互联网汽车这一创新品类的汽车品牌,成为了市场新宠。

事实上,互联网汽车的概念甚嚣尘上已经是普遍共识。上汽+阿里、北汽+乐视、谷歌、苹果抑或百度,谁能站在互联网汽车大潮的浪尖上抢食最大一块蛋糕,可能还需要市场验证,但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或单枪匹马、或跨界联手,纷纷涉足这片领域抢滩布局是不争的事实。

金融是市场最快的反射区,互联网汽车大热,致使互联网金融领域诸如千方科技、保千里、拓普集团等互联网汽车概念股也成为关注的重点对象。

政策相继对此领域倾斜引导,并扶持补贴示范项目。近日出台的《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了推进交通与互联网深层次融合,加快交通信息化、智能化进程。互联网汽车发展即使短期内无法量产,也是众家重拳发力所在。


汽车功能过剩成隐忧,安全及性能仍是发展主阵地

红红火火的发展势头之下,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泼冷水:互联网化是当今热词,但并不能全盘适用于传统汽车行业,嫁接应得体适量,盲从跟风容易导致资源浪费与功能过剩,花了大血本搞人才建设拼技术开发,到头来市场只会给一记当头喝棒,“叫好不叫座”。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几家传统汽车及互联网巨头涉水汽车互联网化业务外,确实有不少于20家叫得上名号的传统汽车与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在蠢蠢欲动谋划布局,希望在风口抢食一杯羹。

汽车作为交通出行的工具,核心功能应该还是运输搭载。互联网化也好,智能化也罢,目的应该是让出行更便利。所有的技术构建、优化应该基于此核心。

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和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是互联网汽车的主要特色。核心技术主要在于自动泊车技术、自适应巡航技术、智能互联技术、V2X技术、HMI交互技术。然而,车机自带的导航系统、支付系统、语音识别、订餐服务、车载办公系统等汽车智能操作系统,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已有自主研发的成熟体系,并已应用于量产车上,部分专业软件公司为汽车厂家量身配套开发智能操作系统的实践也屡见不鲜。再者,这些附加功能的使用率并不特别高,且多数智能手机就能完全解决用户需求。而在区域调动、车车互通、无人驾驶等高科技及愿景的探索方面,智能化车库找车位泊车这件事目前95%以上的所谓互联化汽车都还存在非常大的技术壁垒,无人驾驶的安全隐患也因特斯拉频频曝出的无人驾驶安全事故而从未停歇。

由此可见,汽车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值得创新探索,但应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主核回归到汽车“以性能、以安全为本”的思路中来。科技服务民生是科技存在的根本意义,对于汽车而言,民生需求的基础是人生安全,是安全驾驶,是性能良好,是品价比高,这些条件是实施互联网化、智能化等衍生需求的先决条件。

言而总之,造概念、玩噱头,是互联网+时代特有的现象。也许,只有解决了诸如安全、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在高科技的驱动下,更加成熟、完满的互联网汽车定会以一种恰当的速度和姿态出现在不久的将来,而不再是某种意义上还处于噱头的阶段。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