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骗补应一查到底 切莫讳疾忌医

发表于:汽车用品网(www.qicheyongpin.com) 浏览次数:9372

作为监管机构,一些地方政府,正在为冲击新能源汽车目标而不断出台政策,不可能浇冷水破坏创造政绩的好机会。

新能源汽车

在调查启动将近7个月之后,新能源汽车骗补的企业名单终于部分公开。9月8日下午,财政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调查的阶段性报告,点名五家严重骗补的企业作为典型案例。尽管只有五个企业案例,但事实依然是触目惊心——骗补金额超过10亿元,并有大型汽车集团涉及其中。而一份流传于车企间的名单显示,中央调查组认为有“问题”的补贴金额近百亿元——当然,这份名单的真伪还有待考证。 

抛开这个名单,仅从财政部公布的信息来看,骗补的规模也是超乎外界预计的,也难怪骗补调查报告上报国务院之后,李克强总理会亲自批示彻查。7个月前,经济观察报在2016年1月16日刊发独家调查报道《消失的新能源汽车》时,我们首次揭开了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条上存在的种种乱象,并梳理了可能涉嫌骗补的主要方式。但当时,负责调查的记者预计骗补规模可能在10多亿元。如今看来,行业败坏的情况比预期的严重得多。 

关于骗补的调查报道发布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骗补存在的可能性在汽车行业是半公开的秘密,但没人捅破这最后一层窗户纸。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调查报道需要大量精力投入,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鲜有人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事情;其次一些媒体也和利益集团捆绑在一起。而作为监管机构,一些地方政府,正在为冲击新能源汽车目标而不断出台政策,不可能浇冷水破坏创造政绩的好机会。 

多种因素之下,新能源汽车初期发展的这些问题被选择性忽视。而在地方保护主义下,有一些地方也会和企业联合,虚报业绩糊弄中央政府。当经济观察报首次揭露行业中存在的这些乱象之后,甚至还有媒体不断指责,认为报道“夸大事实”、这种报道对于正在幼苗阶段新能源汽车是一种变相打击。一些企业也在半公开的场合,叫冤喊屈,痛诉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讳疾忌医”的逻辑,让人哭笑不得,而这种论调也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发声。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实际操作的记者还是背后努力的编辑团队,都感到了压力。 

坦白而言,在报道发出之后,我们的担心不是没有。尽管报道引起工信部的重视——在报道发出不到两天,工信部来电询问了报道中提及的各种问题,并表示会重视此问题。此后一周时间不到,工信部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四部委启动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到了4月,国务院办公厅组建督察小组,骗补调查升级。新能源汽车骗补首次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重要议题。但我们担心的是,这件事情会不会抓两个“小企业”就了事,真的那样,整个行业会再度混乱。 

随着骗补调查结束,骗补报告迟迟不出台也让我们担忧,由于骗补调查名单未公布,行业发展也受到影响。8月底,经济观察报刊发《迟到的骗补名单》,对此进行深度剖析,希望相关部门能尽早公布名单,让行业走上正轨。而对“骗补”的解决之道,我们在调查报道出台后第二周(2月21日)就推出了“问诊新能源”专题报道,对政策、补贴方式、销售渠道等多个方面未来的改进,进行了全方面的建议。 

事实上,在整个事件中,这些“最害怕”的事情可以归结为两个词——讳疾忌医和头疼医脚。害怕因为查出来问题,而不敢公布;害怕因为担忧影响,而刻意淡化事件严重性。当然,最关键的是,害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由此受到负面影响,害怕政策走偏。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担忧显得过虑了,整个事件最后都朝着最好的一面在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央政府政治的决心和魄力,也看到了釜底抽薪式顶层设计改变和还有更科学合理的补贴政策。而今,财政部的公告,不仅带来了全行业的震动,也给了媒体以信心。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寄托着中国汽车制造二次弯道超车的希望,也是全球汽车行业对未来交通工具的探索,不仅仅需要全行业的呵护,也需要监督。正如一个读者所说,“如果都是歌功,都是美好,那这样产生的产品也像泡沫,消费者怎么能放心,产业又如何有发展的持续动力。” 当然,关于新能源汽车骗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厘清,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本来就很多元化,一些行为是否是骗补还需要再考证,而行业的清查也不能就此停下,监督模式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升级。但无论如何,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今干干净净的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这对于民族汽车强大起来,乃至走出国门去,都是重要的一步。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