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腾汽车发布 八问中国是否还需新汽车品牌?
5月9日,全新自主品牌“汉腾”在北京正式发布,带来了一款A+级SUV和一款同平台的插电版混动SUV。相信不少网友看过新车照片后,会对其产生似曾相识的错觉——只是,新车尚未定名,价格也未公布,我们现在谈论车辆本身还有点为时尚早。但有个问题却必须先探讨一下:诺大一个中国,还容得下一个小小的汉腾吗?要知道,中国的汽车品牌已经太多太多了,多得可以说“足以破坏”国际汽车行业的发展规律!全世界除了中国,没有哪个国家的汽车市场中存在如此多的汽车品牌。
也许你能一口气背出上百个汽车品牌来,但我敢打赌,你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汽车品牌?更“坏”的消息是,中国的汽车品牌数量还在持续增长。据说,连格力都打算搞汽车了,这岂止是多了一个“汉腾”的问题?那么,这么多的汽车品牌,还“违背”国际汽车行业发展规律,中国汽车市场到底是在唱哪曲?
可以套用一些几十年前学到的历史词汇——中国汽车市场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体量全球第一了,但受到“帝国主义”的强力控制(即合资企业主导),又存在各种探索出路的“革命派”、“改良派”(即各种自主品牌),现在依托国际局势(新能源车带来的行业转型机遇),“革命”(市场竞争)到了水深火热之际。好吧,似乎得把“汉腾”的出现看做是抵抗外辱的自发革命——真要是这样就好了。总之,现阶段的中国汽车市场是很特殊的,由合资企业主导的现实,决定了处于垄断地位的品牌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并不紧密,给其他小品牌留下了生存空间。再加上国家政策鼓励成立自主品牌,并大力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又为汽车行业吸引到了大量创业资源,催生了更多的汽车品牌。
这种情况到底好不好?中国消化得了这么多汽车品牌吗?市场是最有说服力的,这几十年来,中国市场中消亡的汽车品牌确实有,但新涌现的汽车品牌更多。必须认识到汽车市场的“中国特色”,我们不能机械地套用行业发展的国际规律。更何况,许多人对国外汽车市场所反映的行业规律理解得其实并不深刻。下面用八个问题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汉腾”们的出现?“汉腾”们的出现对中国汽车行业到底利弊如何?
问题一、国外汽车市场中为何品牌数量并不多?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汽车行业发展100多年以来,普遍的规律是市场中的品牌数量越来越少,并逐渐演变成全球只有数十个大品牌竞争共存,其他小品牌的影响力微乎其微。无论是在德国、美国、日本、法国还是英国,主要的汽车品牌数量都不超过十个。这是必然的发展规律: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就是车型、标志、配置等可见的东西,但对于厂家来说,品牌就意味着一套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意味着维持这套体系的成本压力。所以,当市场增长乏力、竞争变得无比激烈时,竞争力不足的品牌就难以维持下去。最终,品牌变得更少了。
丰田在北美的子品牌Scion,即将被废除
当然,汽车品牌的变少不是单纯的减法,有可能在某个时期内品牌数量还会增加——现状就是大部分车企都拥有不止一个汽车品牌。那么,车企为何要培育新品牌呢?
问题二、车企为何要创立或增加品牌?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甚至不同车企,导入新品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美国,本田、丰田、日产先后推出了高档品牌,它们的目的是进入豪华汽车市场,攫取更多利润。它们为何不用原来的品牌来经营豪华车呢?这就涉及到了品牌定位和品牌溢价,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日本汽车价廉物美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要想直接与奔驰、宝马、凯迪拉克、林肯之流竞争,就得重塑形象,而这是不现实的。只有另起炉灶,只有重新培育,才能割裂之前品牌与豪华车不太相符的品牌形象。另外,单纯重塑品牌形象往往得不偿失,毕竟要大量投入,毕竟还得继续维持原来的体系,而且还有可能失去既有的市场份额。最终,大部分车企会选择推出新品牌,形成多品牌战略,让不同的品牌竞争不同的市场。
第一代雷克萨斯LS400超牛的“香槟塔”广告创意
但采用多品牌战略的并非都是这种情况。比如美国三大车企,旗下曾经都有大把的品牌(如今已甩卖或放弃了不少),但这些品牌之间往往区分度不高,甚至自己打架。比如通用旗下的别克和雪佛兰,也许品牌调性上是有差异,但能分清这种差异的消费者有多少呢?甚至这种品牌调性到了不同的市场,还有反转,例如从某种意义来说,别克在中、美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与雪佛兰对调的。另外一个例子是曾经的豪华车汽车集团(Premier Automotive Group),它是福特网罗了数个豪华汽车品牌后成立的,最初期望很大,但效果极差,最终以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沃尔沃先后被卖出而告终。这类多品牌现象,源自历史遗留或者并购运作,并不是特别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另外还有一类多品牌现象,那就是在区域市场中使用不同的品牌,例如澳大利亚的霍顿、英国的沃克斯豪尔,它的许多车型就来自欧宝或者别克。这种情况下,维持这个品牌的成本就小得多了,也不失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PAG时代的沃尔沃S80,产品缺乏创新力
德国车企也是多品牌战略的爱好者,奔驰、宝马、大众旗下都有不少品牌,这些品牌也大多出自历史遗留和并购。奔驰的品牌规划显然最清晰,当年为了进入小型车市场,创立了smart品牌,后来超豪华车销量不好,就把迈巴赫变成了奔驰的子品牌。宝马呢,收购罗孚汽车之后,只留下了MINI,如今搞电动车,就创立了BMW i子品牌,保持了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性。只有大众,旗下品牌有点多、有点乱,要不是有中国市场这个造血机,它应该早就得动大手术了。顺便说一下大众旗下的奥迪,它原本由四个品牌合并而来,却只保留了奥迪这一个品牌,真是明智之举。
宝马在纯电动车i3上的全面革新受到了好评
上述日、美、德车企的例子,说明多品牌既可能是一种成功的战略选择,也可能是被动的历史遗留,维持多品牌可以带来好处(扩大市场),也可能徒耗大量资金(开发、生产、经销)。它们的经验表明,一个车企并不需要同质化的多个品牌,这样的多品牌运作最终可能受到市场的惩罚。当然,像法国车企那样,对多品牌不闻不问(雪铁龙创立DS是个特例……)也是可以的,但只能守成,不利于发展壮大。最后强调一点,品牌是很重要,但重要性也许还不如技术、设计、创新、管理、生产效率等,品牌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并不决定于品牌本身。
通用买下了霍顿品牌,却只能维持一个空壳
问题三:老品牌更容易活下来吗?
如今,百年品牌越来越多了,各个品牌的综合实力也越来越强了,会给人一种感觉:老品牌更容易活下来。但事实偏偏不是这个样子的。老品牌确实能积累更长时间,能强化品牌附加价值,但它也可能经历更多的市场波动。特别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对汽车消费市场造成冲击,每次冲击都会让一些老品牌日子难过。最近复兴的宝沃(Borgward),当年是与奔驰、宝马相当的德国汽车品牌,却在极盛之际,因对美出口形势急骤恶化,资金流出现问题,而最终被破产清算。还有英国的罗孚汽车,虽然盘子大、积累厚,但不符合当时的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最终落得被甩卖的命运,品牌也逐渐消耗殆尽。
英国的罗孚,变成了中国的mg和荣威
在汽车行业的一百多年间,人们创立的汽车品牌何止上千,但存活的只是少数。很多品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同时也有新品牌不断出现,这才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不变规律。
问题四:现在创立新品牌还有壮大的机会吗?
这就要举特斯拉的例子了。特斯拉是在美国诞生的,而美国早就形成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美国汽车公司加丰田、本田、日产等日本车企的全方位市场格局。提起美式风格,有野马、福特、GMC、雪佛兰、道奇、克尔维特等的肌肉车、大皮卡;提到经济适用,有大量日本车背书;提到混动车,丰田普锐斯一直受美国人青睐;提起新能源车,通用、福特、丰田等都曾大力研发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似乎,在美国这个增长乏力、超级成熟的汽车市场中,不可能诞生新的汽车品牌。但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却看出,美国市场中缺乏续航里程足够的高性能纯电动车,一举创办了特斯拉汽车。如今,特斯拉的年销量超过了5万台,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汽车品牌。并且,由于马斯克具有深厚的互联网背景,他的特斯拉还有可能引导汽车从硬件为王走向软件时代。
特斯拉Model S
特斯拉的故事起码说明,任何时候创立一个新的汽车品牌都为时不晚,只要你有真本事,看准了市场空白。虽然最终汽车品牌的数量会减少,但被减掉的不一定是新品牌。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所谓的“四大四小”,也就是2009年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虽然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但以企业规模和销量来明确四大四小汽车集团,肯定也存在着减少国内车企数量的想法(车企数量少了,品牌总数肯定也会趋向减少)。只是,企业的规模和销量,并不是评判车企活力的最好办法。经过几年发展,你会发现一些未纳入四大四小的民营车企,反而做得更出色,比如吉利、长城、比亚迪,都在某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反而是某些规模很大的车企,更愿意安心做代工厂,自己的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显然,在这样的市场中,新品牌是有机会成长壮大的。(四大: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四小: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中国重汽)
四大之中,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做得最有声色
问题五:创立新品牌,是不是意味着浪费了原有品牌的附加值?
对于厂家来说,品牌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供品牌溢价,让自己的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每年,都有一些媒体排出各种品牌价值排行榜,一些大品牌的价值已经高达数百亿美元,这是由以往的市场表现、产品质量、营销、口碑等积累而来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品牌都能让消费者宁愿多掏钱,对于很多中国汽车品牌来说,品牌溢价低得可怜,甚至是负的——常常看到这种说法,某中国车换个标可以多卖几万元。毕竟,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发展初期的不规范对品牌的负面影响还在延续,品牌溢价的积累还比较少。如今,这些车企的经验更足了,培育一个新品牌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反而有利于快速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众泰SR7,定价才7.38万元
可以说,对于许多中国车企来说,创造一个新的品牌并没有多少损失,尤其是那些目前口碑还比较一般的二线品牌,就更没有压力了。
问题六:创立新品牌,是不是划算?
前面说过,一个品牌,对应着一套体系,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这意味着投入。假如没有特别的目的,假如没有收益,何必创造新品牌呢?更何况当市场增长放缓时,创造新品牌的回报速度也会变慢。但是,“中国特色”又发挥作用了,政府的支持往往能覆盖掉大量的成本,比如厂房,比如初始资金,比如税收优惠,甚至有时还帮忙促销。“汉腾”就是这种情况,所在地江西上饶政府希望培育一个优质大企业,他们可以提供资金、厂房,你只需要贡献经验和GDP,何乐而不为呢?
汉腾的自动化焊装车间
但奇瑞创立观致的例子,也说明即使初始条件极其优越,创办新品牌时也务必小心。观致试图进入“帝国主义”的基本盘,进入主流中级轿车市场,最终产品力是有了,市场认可度不够,销量并不是很好。直到后来主动降价,销量才有了一些起色。新品牌往往缺乏溢价能力,直接进入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如果没有特长之处,是很难脱颖而出的,反而要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但永远回避,不敢正面迎战,也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关键是要愿意打“持久战”,在更好地理解中国市场的基础上,逐渐积攒力量。
奇瑞又创立了一个新品牌凯翼,结局如何呢?
问题七:“汉腾”是一个怎样的品牌?
很多人认为“汉腾”是第二个众泰,理由嘛,刚刚发布的新车和品牌logo,确实让人觉得它的经营模式与众泰不会有什么不同。而一个成功的新品牌,一定不能与原品牌同质化,否则只是徒增成本而已。
仔细看了“汉腾”的官方新闻稿,我找到了汉腾可能不同于众泰的几个说法:“新能源汽车”、“主打产品包含SUV和MPV”、“前瞻性的智能互联技术、国际领先的电池管理技术”。这说明汉腾在品牌定位上,与众泰还是有区分的,主打产品中没有轿车,并且强化了新能源车,有着追赶国家政策指向的感觉。事实上,在汉腾品牌刚刚发布之际,一开始就有了一辆插电混动车,这为汉腾这个品牌做了很强烈的注脚。
唯一的问题是,汉腾的这种规划能否实际执行,尤其是在国家鼓励政策逐渐退出之后,汉腾还能坚持这种发展策略吗?如果能,汉腾的存在会有更大的意义。
问题八:中国现在的市场环境,支持创立新品牌吗?
无论历史规律如何,无论厂家如何打算,最终决定品牌成败的是市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还能给新品牌成长空间吗?这又得提“中国特色”了。我记得很小的时候,买东西从来只说品种,比如买糖、买米、买衣服,从不理会什么品牌,完全没有品牌意识。现在当然很不相同了,各种生活日用品都有了五花八门的品牌,而且有时还只买某一个品牌的东西——比如家里领导一直偏爱的李锦记生抽……但是,中国的城乡差距如此之大,品牌意识淡薄的区域仍然很广,他们消费汽车时,品牌溢价起不到多少作用。这时,价格就成了最有号召力的武器。虽然某些“帝国主义”已经在打低价汽车市场的主意了,但赚过轻松钱的财主,怎么可能放弃品牌溢价,怎么可能在价格战中击败毫无底线的穷人呢?新品牌掌握了灵活机动的战术,可以在中国活得好好的。
总结:中国汽车品牌将来会变少,但减掉的不一定是“汉腾”们
最终,中国汽车市场中并不需要上百个汽车品牌,但问题是,我们到底需要哪些汽车品牌?哪些汽车品牌应该被减掉?谁也说不清。那还不如先混战吧,真正有潜力的品牌会留下来的。至于“汉腾”这样的新品牌,它的背景、实力确实不够雄厚,可能无法成长为一个大品牌,但肯定能在中国汽车品牌的成长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特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汽车市场,合资车企即使做自主品牌,也很难跳出“改良派”的思路,就算被形势所迫而做自主品牌,也缺乏干劲。这样的品牌,遇到市场的大起大落,遇到政策的深度调整,能否延续下去值得怀疑。只有那些主动经营品牌的“革命派”,即使初始力量很小,也可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成为最终的胜者。到底谁最后真金不怕火炼,还是走着瞧吧。
如今,电动汽车、自动驾驶这些可能带来汽车行业深刻变化的东西,还处在起步阶段。投入其中的品牌越多,我们摆脱现状的机会越大。中国汽车将来要雄起,需要一个个的“汉腾”们,现阶段我们不宜对它们随意宣判。我只能说,现在的中国汽车,需要更多愿意主动变革的“汉腾”。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