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汽车维修保养小知识:汽车电瓶的养护
对于汽车保养上却是一知半解。今天这篇关于汽车电瓶保养的常识,希望能给广大爱车一族有所帮助。
汽车电瓶的养护常识
注意:电池的电解液含有硫酸,任何直接接触会导致皮肤烧伤。请在进行直接接触电池的操作之前,务必做好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如使用防护眼镜,手套等。若需工具,工具上要有足够的绝缘保护。
1、如果发现电池的电极有白色/绿色/青色的粉状结晶堆积,及时使用钢丝刷和碳酸氢钠(又称苏打)溶液清理电极,以保证电极和电缆接触良好。(碳酸氢钠有腐蚀性,一旦迸溅到汽车烤漆上,要及时清理)。
2、检查电池是否安全地固定在电池架上,若有松动现象,拧紧固定螺栓。过度的摇晃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3、定期检查电池内电解液是否减少。如果需要,加注蒸馏水,但不要过量。正常的液面高度应抵达注水孔的底部。免维护电池则无须这项保养。
4、检查电缆是否紧紧地连在电极上。接头松动会导致汽车无法启动,好像电池没电一样。
5、仔细检查电池的外壳,留意裂痕或其他物理的损伤。如果电池有裂缝,需及时更换,以防腐蚀性电解液的泄漏。
汽车电系使用与维护中的误区
“误区”是较长时间内形成的错误做法或错误认识。在汽车使用与维护中的一些做法看似正确,其实不然。它有可能在当时就使车辆受到损坏、人身受到威胁,甚至由此埋下事故隐患,造成车辆性能下降、寿命缩短。本文列举了汽车电系使用与维护中常见的“越„„越好”的错误观点,它将有助于广大车主及维修工走出常见的误区。
误区1:充电电压“越高越好”
在发电机充电电压的调整问题上,有些车主片面认为充电电压越高越好,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大家知道:当发电机充电电压过低时,蓄电池因充电不足而容量下降;当充电电压值过高时,将导致蓄电池电解液温度升高,水分蒸发过快,使用寿命缩短,并容易损坏用电设备。所以发电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应符合该车使用说明书上的标准值。
误区2:发电机皮带“越紧越好”
有些车主片面认为发电机皮带越紧越好。殊不知,皮带太紧不仅会使之拉长变形造成损伤和断裂,缩短皮带的使用寿命,而且也极易造成轴承损坏。当然,皮带过松也不正常,容易因打滑而难以传递动力,引起充电率降低。因此,发电机皮带的松紧度应调整合适,使之符合技术要求(传动带紧度一般应调整到按压皮带中部时,其下沉量为两端带轮的中心距的3%至5%为佳。一般正常装配时皮带挠曲度为10~15mm)。
误区3:电解液液面“越高越好”
许多车主在给蓄电池加注电解液(或补加蒸馏水)时,对其液面高低往往采取越高越好,宁高勿低的错误做法。认为这样就不会因缺电解液(或蒸馏水)而发生故障了。其实电解液过高,在车辆行驶和充电过程中,电解液很容易从蓄电池盖上的通气孔溢出而聚集在盖上,使蓄电池盖上的正、负极柱连通而构成回路,致使蓄电池自行放电,并腐蚀蓄电池极柱。因此,在加注电解液时,应当符合其蓄电池的技术要求(一般电解液液面的高度应高出极板防护网10~15mm)。
误区4:电解液密度“越大越好”
许多车主认为,电解液密度越大,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就低,蓄电池的端电压就越高,电荷容量就越大,并且可防止冬季电解液结冰而冻坏蓄电池,因而在调整电解液密度时,不仅使原始电解液密度高于规定值,而且在正常使用中需补加蒸馏水时也习惯补加一些不同密度的电解液,结果使电解液密度越来越高。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电解液密度作为衡量蓄电池放电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以原始电解液密度已经确定为前提的,补加不同密度的电解液,只意味着提高原电解液的密度,即使测得的电解液密度较高也不能说明其放电程度就低;提高电解液密度可提高蓄电池端电压和电荷容量也是相对而言的,况且电解液密度过大还会造成极板硫化和隔板腐蚀等多种问题,使蓄电池使用寿命降低。因此,电解液密度“宁大勿小”的作法不可取。应当按规定适当调节电解液密度。液面降低,正常情况下只能补加蒸馏水(因电解液的正常消耗实际上是水的消耗),只有确因渗漏等造成的液面降低,才可补加一定浓度的电解液。
以上就是电瓶保养的小常识啦。是不是受益良多呢!下面小编要介绍一款电瓶很隐蔽的热销车型,它就是奥迪A4L。
除了前移前轴、纵置发动机、多连杆独立悬挂,最新的A4L还有一项利于操控的配置方案。有没有发现A4L的发动机舱里少了什么东西?电瓶好像没在通常应该出现的地方,实际上它被移至后备厢中的备胎下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增加车后部的重量。
除了隐蔽的电瓶,全新奥迪a4l还配备了奥迪动态转向系统,能够根据行驶速度和所选择的奥迪驾驶模式改变传动比,低速行驶操作灵活,高速行驶操作稳重,可与esp系统紧密协作,提高安全性能。通过雷达感应器与后视镜led警示灯的配合,提高了车辆行驶时的主动安全性。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