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内汽车科技圈的十件大事

发表于:汽车用品网(www.qicheyongpin.com) 浏览次数:9544

620x0_1_autohomecar__wKgHzVaDb6yAS4WwAAPKR2cZKdY596

和国外相比,国内今年的热闹程度一点都不差,我们在沿着属于自己的轨迹运行着,中间还时不时的有点小波折。不过,在下面的盘点里,你会发现,我们的关注点并不仅仅是「汽车」,而是拓展到了整个交通出行方式方面,同时涉及更多的移动互联网相关内容。

李想、李斌宣布造车

关键词:互联网造车的代工模式靠谱吗?

把汽车垂直媒体做到极致之后,还能做什么?汽车电商当然是一方面,但是易车网和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斌李想给出的答案是造车。先是由李斌主导的蔚来汽车 NextEV 浮出水面,这家公司的资方包括了高瓴、腾讯以及刘强东等,他们想造高性能的电动车,并且还投身到电动方程式比赛里。比别人更充足的资金,迅速让蔚来汽车成为互联网造车团队里的重要力量。

下半年,曝出李想创立「车和家」的消息,和蔚来汽车不同,他们想造小而美的电动交通工具。

这两家公司的曝光,也伴随着悬念重重的剧情。但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们引发了一场关于「代工模式是否靠谱」的思考,这场思考,让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电动车的生产制造本身,而不是不明就里的看热闹。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次利大于弊的讨论。

百度发布 CarLife

关键词:大公司的产品,以飞快的速度落地

2015 年一月,百度发布了自己的手机车机互联方案 CarLife。这套方案兼容苹果和安卓,可以让用户以更安全的方式在车机屏幕上使用地图、音乐、电话等功能,功能类似 CarPlay。发布之后,CarLife 迅速落地,目前已经有包括北京现代新途胜、起亚 k5、比亚迪宋在内的多款车型前装了 CarLife。

在 CarLife 之后,腾讯、乐视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各自发布了自己的车联网软件产品,一时间,各种国产车机手机互联方案应接不暇,BATL 们也终于找到了一个快速进车的途径。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整车厂的需求,也是催生这些产品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和整车厂,就这么带着各自的目的,开始相伴而行。当然,软过之后,BATL 们其实也都在谋划「硬」的那一部分,很快就会有产品出现。

滴滴快的合并

关键词:格局重塑,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日常出行

2 月份,滴滴快的正式宣布合并,终结了腾讯和阿里的烧钱大战,也重塑了国内专车市场的格局。7 个月之后,滴滴更名为「滴滴出行」,想要拓展更多的出行业务,也在一直努力实现「合法化」。于是,现在滴滴有了巴士、顺风车、快车、出租车、专车、代驾、试驾共 7 个产品线。

这一年,Uber、易到、神州专车等同类产品也在做着各种资本、产品层面的改变,但是滴滴快的的合并,迅速让他们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Uber 极力寻找融资,曾经的专车行业老大易到用车归入乐视阵营……这场由打车、专车引发的竞争,在 2015 年开始升级为出行平台以及大公司战略格局层面竞争,这其实是一种必然。移动互联网对于出行方式的改变,会在 2016 年迸发出更大的价值。

博泰发布 Project N 概念车

关键词:兴奋之后需要冷思考

在 4 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博泰发布了名为「Project N」的概念车。博泰把它定义为「超级智能终端」,在它身上,你可以看到诸如健康监测、虹膜识别、自动驾驶、表情和手势识别、眼球追踪等功能。在上海车展上它得到了巨大的关注,博泰擎感汽车项目也被当做了互联网造车的典型。不过在前一段时间,传出擎感汽车负责人沈晖离开博泰的消息,博泰造车是否继续,也成了很多人讨论的话题。

这是互联网造车阵营里第一个拿出实物的项目,所以还是有标志性意义的,但是后续的事情有点让人意外。造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资金、人、供应链、每一个环节都异常重要,这或许是兴奋之后的冷思考。

小牛电动创众筹记录

关键词:电动两轮车,下一个被颠覆的市场?

6 月 1 日,牛电科技发布了「小牛 N1」电动车,带着李一男这个主角光环的 N1,在京东众筹了 7200 万,创造国内众筹记录,并且引发是否造价的猜测。在产品层面,他们宣称 N1 是「锂电革命」,此后这辆车迅速出现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大街上。11 月,牛电科技推出了包括盗抢险、人身意外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内的「牛油保」业务。

同样跟汽车没什么关系,但是跟交通出行深度相关的事件。我们的电动两轮车(不包括滑板、自平衡车)市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产品,而它进入的又恰恰是一个巨大的、还没有被「颠覆」的市场。于是,围绕小牛电动,你会看到各种争论、非议以及赞赏,在不同的声音背后,是传统电动车从业者的惶恐、不屑,车主的犹豫、怀疑,以及更多想进入这个市场的互联网后来者的伺机而动。「冲过来的对手都是行业外的」,小牛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明年,进入者会更多。

游侠发布会引来巨大争议

关键词:PPT 造车

7 月,游侠召开发布会,发布了他们的电动轿跑「游侠 X」。发布会后,游侠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质疑声,被冠以「PPT 造车」的名号。人们将矛头直指游侠团队的抄袭和无知,认为他们直接套用特斯拉底盘才拿出样车,并且外观抄袭。11 月,有传闻说游侠已经散伙,但随即他们予以否认,目前,他们即将引入新的投资。

游侠是最早提出造车的互联网公司,但是也因为他们,很多人给互联网造车打上了「不靠谱」的标签,甚至是那些对「互联网造车」持支持态度的阵营,也一时难以对「PPT 造车」进行反驳。不过在客观上,因为游侠的这场发布会,「互联网造车」开始被普通大众所了解,也由此催生出更多准备投身电动车创业的团队。另外,「敬畏之心」这个词,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所提及。

吉利发布新能源战略

关键词:最「激进」战略,2020 年新能源车销量占 90%

11 月,广州车展开幕前一天,吉利在广州发布会上宣布了新能源战略。其中最令人「吃惊」的一条就是,到 2020 年的时候,吉利希望销量的 90%为新能源车,其中插电、油电混动占 65%,纯电占 35%。为此,吉利也计划在技术路线上走 EV、PHEV(插电混动)和 HEV(油电混动)三条技术路线,包括三个平台:中高端纯电动汽车 FE 平台、小型专属纯电动汽车 PE 以及 CMA 模块化平台。

越来越严格的排放和油耗指标,让自主品牌加快了发展新能源的步伐,而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吉利,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 5 年。这些自主品牌的新能源道路究竟该怎么走?不同的车厂有不同的想法,吉利的优势在于品牌和产品都在提升,对沃尔沃的成功也让他们更具备国际视野,另外,以李书福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人,在自动驾驶、新能源等汽车新科技方面有了越来越高的话语权。

博湃养车资金链断裂

关键词:跑的越快,死的越惨?

12 月,O2O 上门保养品牌博湃养车融资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中止了所有服务。博湃在今年三月份获得了 1.1 亿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包括易车、京东等。此后他们快速扩张,先后在 22 个城市开展业务,市场份额上升至第一位。而后又开展了上门钣喷业务,自建钣喷中心,希望走一条越来越重的路子。但在转型成功之前,他们烧完了钱,后续融资失败。

资本寒冬+后市场 O2O 模式质疑,在博湃身上同时生效。一直以来,汽车后市场的巨大价值都在吸引创业者不停进入,在没有明确盈利模式的情况下,为了获取客户,烧钱成为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博湃养车也只是众多出局者的一个代表人物。在对后市场垂涎欲滴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任何商业的本质都是赚钱,当我们面对着一块大蛋糕的时候,能不能吃动、怎么吃,都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经过了一年汽车后市场 O2O 的疯狂之后,明年我们应该可以以更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市场了。

百度无人驾驶车上路

关键词:是不是真的?

12 月,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完成了往返约 30 公里的路试,几天之后,百度宣布成立「无人驾驶事业部」。百度的无人驾驶车由宝马 3 系 GT 改装而来,基于百度的高精度地图,使用了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百度准备在三年之内实现无人驾驶技术的商用,面对这个目标,有人兴奋,有人质疑。

百度以如此激进的态度进行无人驾驶研发,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像百度这样同时拥有深度学习能力以及高精度地图的互联网公司,确实在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的研发方面有先天优势,当然,在这件事上,显然不是互联网公司依靠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的,由自动驾驶带来的各种跨界融合的机会,是不能忽视的趋势。

乐视汽车生态持续热门

关键词:造车、造势

2015 年,乐视有条不紊的建设着自己的汽车生态:各路人马先后加盟,超级汽车项目发声成为常态,布局「生态专车」,乐视车联网产品落地,等等等等,各种报道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在一年的演进中,乐视的汽车生态越来越清晰。

乐视在传播上的策略经常被人诟病,但是在造势之余,他们确实做了一些事情,当然,不同的人对于乐视有不同的价值观判读,但是从现在来看,乐视在汽车生态上的布局,已经有领先的趋势了。而另一方面,通过乐视,我们终于明白「生态」是怎么一回事。另外,互联网公司到底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进入汽车行业,这也是乐视留给我们的思考。

总结:

看国内的事情,总是会有所干扰,经过了 2015 年的「锻炼」,在 2016 以及更往后的时间里,谁是真做事,谁是大忽悠,我们会看得越来越清楚,而很多公司和产品,也会因为时间的推进,而渐渐显露出自己的真实面目。

可以看到的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对于汽车、出行行业的影响,一点儿都不比外国差,甚至还要更领先。说了半天「弯道超车」,「移动互联网」会是这个弯道吗?明年的这个时候,给出的答案会更成熟。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