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巨头抢滩新技术 谁将主导万亿智能汽车市场

发表于:汽车用品网(www.qicheyongpin.com) 浏览次数:9426

近来,BAT等互联网巨头在智能汽车领域动作频频——百度和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布“智慧汽车战略”;阿里与上汽联手打造的首款互联网智能汽车荣威RX5插电混动版正式亮相;腾讯联合富士康、和谐汽车等投资的和谐富腾汽车项目启动……

零部件巨头抢滩新技术 谁将主导万亿智能汽车市场

就在互联网企业联手传统汽车厂商纷纷加码智能汽车的同时,包括大陆集团、德尔福等在内的汽车零部件巨头也加快步伐,给处在“风口期”的智能汽车行业再添一把火。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将为汽车产品打开了新的价值空间并让汽车的社会化更进一层。”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在2016全球汽车论坛上表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在为传统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来说,“如何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如何实现跨界联合、跨界发展,如何搭建自己的平台,是每个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称。

无疑,智能汽车领域正在成为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互联网企业之间比拼的新战场。不过,三方已达成共识,此轮较量应从追求“你死我活”的“竞争”走向“互补所长”的“竞合”。然而,面对超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三方却都均期望赢得未来行业发展的主导权。

抢滩布局

与互联网企业跨界涉足智能汽车领域的大张旗鼓相比,零部件企业的动作则显得默默无闻。不过,在2016全球汽车论坛上,几家零部件巨头都高调地展示了自身在安全、环保、自动驾驶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德尔福中国区总裁杨晓明自信地表示:“如果未来汽车飞起来了,那么用的肯定是德尔福的技术。”

作为全球最大汽车线束系统制造厂商之一,德尔福展示了48V轻度混合动力技术。据杨晓明介绍,该技术将降低汽车对发动机的依赖,在改善汽车性能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汽车的“智能”电气化。

杨晓明表示,为了配合车企的自动驾驶普及计划,德尔福一直在升级自动驾驶技术。去年3月,德尔福实现了横跨美国15个州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全程5000多公里,99%的情况下采用全自动驾驶模式。

通过提升技术来满足车企需求的还有大陆集团。近期,大陆集团在公共道路测试了“动态电子地平线”技术。据了解,配备该技术的车辆,可实现限速信息、交通指示灯、建筑工地、障碍物等道路信息的实时分享,有效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

为了进一步满足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大陆集团计划在重庆新建研发中心,此研发中心将致力于开发汽车电子产品应用、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大陆集团底盘与安全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汤恩直言,“中国市场将紧随全球汽车技术发展潮流,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

在国内智能汽车产业这一风口加速到来的背景下,传统零部件企业的技术研发纷纷提速。在业内人士看来,零部件企业期望通过前瞻性布局来抢占此轮较量的技术制高点。

争做主导

在零部件巨头加快新技术布局,以及互联网企业不断涌入的背景下,整车企业也不甘示弱。戴姆勒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唐仕凯幽默地回应,“尽管看好整车厂将成为这场竞赛的赢家,但是也不能低估‘新来者’,我们必须要严肃地对待新的竞争对手。”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的回答更务实,“面对越发复杂的汽车市场,上汽将加快转型升级,从主要依赖制造业的传统企业,加快向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转型。”

近期,不少整车企业通过展示各自的智能互联技术来回应市场“新来者”。一个月前的CES展上,全新长轴距E级车高调亮相;2016年北京车展前夕,由长安睿骋改造而来的自动驾驶汽车,经过6天时间、经历2000公里各种复杂路况及多变的交通环境下的各项测试后顺利抵达北京。

另外,北汽、广汽、上汽、比亚迪等十余家汽车厂商也纷纷表示,已在自动驾驶与车联网技术领域投入重金,进行前沿技术研发。

不过,受互联网企业造车的冲击,在智能汽车领域,零部件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完全可以凭借各自的新技术达成直接合作。据杨晓明透露,今年1月德尔福与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商高德在自动驾驶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具体将集中于高精度地图、精准导航、高精度定位、LBS服务等方面。

零部件企业和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合作,绕开了整车厂,将直接造成“以整车厂为主导的传统零整关系发生变化。”一位不具姓名的零部件厂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智能汽车方面,整车厂并非零部件企业可以合作的唯一对象。在新技术研发上,零部件企业一定程度上走在了整车企业的前面,选择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或将重塑原来的零整关系。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研究报告预测,2035年前,全球将有1800万辆汽车拥有部分无人驾驶功能,1200万辆汽车成为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市场。易观智库此前预计,中国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如果考虑到庞大的售后服务市场,规模则有望突破万亿元。

面对万亿元的市场,传统汽车公司谋求转型,互联网公司加入造车阵营,零部件企业抢滩布局先进技术,三方积极行动的背后,是欲求掌控未来汽车产业发展主导权的野心。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