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十三五”如何大步走?那得换两条腿走路

发表于:汽车用品网(www.qicheyongpin.com) 浏览次数:9432

2016年既是“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下简称“供给侧改革”)的元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汽车产业该如何顺势而为,进行供给侧改革?9月2日-4日,“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国内外的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围绕着“供给侧改革 新动力重塑”的主题,纷纷给出了他们的思考和答案。

 ;

 ;

 ;

 ;

汽车产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发力点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超过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的制造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7%,比第二产业高出22.3个百分点。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地位能否保持?又该如何保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没有改变。随着小康社会建设加速、城镇化水平提升,再加上消费升级潜力释放,汽车产业将保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适度增长。同时,他强调,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是制造领域供给侧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前正是中国经济新旧动力加快转换的重要时期,制造业的基础地位重要,《中国制造2025》以国家战略形式的提出充分说明这一点。汽车产业整体进步迅速,带动作用强,与居民消费升级愿望密切相关,支撑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只要汽车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提升供给能力以适应需求变化,服务业和最终消费的增长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局面就可以持续。”朱宏任说。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改革突破口

汽车产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发力点。那么汽车产业如何转型升级,进行供给侧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在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有望成为我国汽车行业抢占先机、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新能源汽车:

补贴门槛提高,实行碳排放交易

2015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销量分别达到17.7万辆和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26.9%。

新能源汽车持续高增长的背后,行业中的种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曾被曝光的车企“骗补”现象。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表示,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央财政将突出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的市场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完善补贴政策,建立遴选机制和淘汰机制。具体而言,在落实好补贴退坡机制的同时,政府将不断提高补贴的技术门槛,使技术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获得补贴,并且建立监督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堵住“骗补”的漏洞。

二是探索建立市场化的长效机制。相比直接的财政补贴,借助市场的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上,避免部分企业对于政策过渡依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在会上明确表示,2017年我国将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我们将在进一步征求意见和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制度性建设,包括监管、责任的确定,政府部门的管理体系等。”吴卫说。

智能网联:加快产业融合,完善标准体系

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业内对这一点已达成共识。无论是传统汽车企业还是互联网新军,均在加速向智能汽车产业渗透和布局。只是,究竟是“汽车+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汽车”,未来谁做“主语”再度引发热议。

“就汽车产业主观而言,我们欣赏互联网思维,欣赏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变革。我们汽车产业正在‘+互联网’,互联网企业所做的事也越来越像汽车企业,大家正在相向而行,最终的结果是将高度融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说。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于凯认为,传统汽车企业要加强机制和文化创新,学习互联网企业以用户及其消费体验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互联网企业也要学习传统汽车企业注重产品功能、质量和安全的扎实积淀,相互借鉴、融合发展。

此外,于凯表示,为了创造有利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目前我国正集合行业力量,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努力在部分领域形成国际引领。

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不容回避

产能过剩是一个老话题,但在供给侧改革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不容回避,并有了新的情况和态势。

据调查,我国30多家主要汽车企业目前形成的整车生产能力已经在3100万辆左右,而在建的产能已经超过了600万辆,超过了目前可以预见的汽车消费增长。在产能利用率方面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结构性问题,一个是商用车利用率比较低,只有52%左右。另外,目前我国有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汽车企业有200多家,但低水平产品泛滥。

汽车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怎么破?吴卫在会上介绍了目前国家发改委的工作思路。

持续实行产能监测、预警机制

吴卫表示,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投资主体也逐渐呈现多元化,我国在产业管理的方式上不能只靠行政审批把关,要更多地采用综合性措施、政策引导、信息预警、标准法规、市场监管和退出机制来综合调控,实现有效防范产能过剩的风险。

在这方面,国家发改委目前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一是持续开展了产能监测工作。国家发改委从2005年至今已经连续十多年对我国汽车产业进行了产能监测,在各地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支持下,了解企业产能各方面投资动态,来把握产业投资方向。二是建立了预警机制。“我们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利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信息发布平台做了产能分析和信息提示,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今年5月和7月我们进行了两次产能信息的分析和提示发布工作。”吴卫说,“这在引导社会投资、分析产业发展情况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

投资项目管理将大幅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持续对产能实行监测和预警机制外,吴卫明确表示,今年我国将在汽车投资项目管理上有大幅度的改革措施。

“根据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缓结合、优化服务的统一部署,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削减比例要达到原来的90%以上。”吴卫说,“根据这样的要求,国家发改委近期已经上报了新版《企业投资核准目录》。在新的目录中,一方面,我们将大幅度下放有关权限,通过简政放权来简化、优化投资项目管理的方式。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建设还是要严格执行去年颁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并逐步提高准入条件,防范新能源汽车领域低水平的盲目发展,引导优势的企业做大、做强。”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