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中国第一辆载货汽车: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
第一辆民生牌载货汽车
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后,随着当时国内军阀混战的平息,南北趋于和平。原辽宁迫击炮厂厂长李宜春等人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的“应国内需要,宜首先制造载重汽车”的建议,迅速得到了张学良的肯定与赞许,随即在辽宁迫击炮厂成立起民用工业品制造处,主要生产民生用具,制造汽车内饰材料和皮革,等等。
1929年2月,张学良将原辽宁迫击炮厂结余的4万余元拨给新组建的民生工厂,作为开发研制载货汽车所用的材料试验启动费用,随后又一次性拨款70万元,作为国产汽车的试制和生产费用。
民生工厂的国产载货汽车研制工作始于1929年5月。为了加快载货汽车的研制工作,民生工厂专门聘请了美籍技师麦尔斯为总工程师,并聘请国内外一批大学和专科毕业的技术人员担任工厂的重要职务,还招募了一批熟练的铸造、钣金、汽车修理等专业技术工人,使新组建的民生工厂拥有熟练技术工人达到190多人。
在当时设备和技术条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根据张学良关于研制生产载货汽车是当时国内急需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指令,民生工厂派人从美国购买了瑞雷牌载货汽车得散件,用轮船运回厂内自行组装整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然后,将瑞雷牌载货汽车全车拆卸,选择重要的易损机件重新设计,以此开发研制符合当时中国道路情况的载重汽车样车。
民生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紧张开发研制,第一辆国产汽车-------民生牌75型2.5吨国产载货汽车终于在1931年5月31日诞生。
据当时沈阳报纸报道介绍,民生牌汽车为长头,颜色为棕色,采用六缸水冷汽油发动机,65马力,前后轮距4.7米,前后四轮为单胎,最高时速为每小时40公里。自行设计的缓冲式后轴也有自己的特点,水箱分为四部分,即使一部分损坏,汽车仍然照常行驶。
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汽车部件,因设备工艺和原材料当时在国内无法解决,事实上也难以自制,均为暂时委托国外专业名厂依照民生工厂自行设计的图纸加工而成。除此以外,民生牌汽车零部件均由民生工厂自行制造。在民生牌汽车全车666种零部件中,有464种是自行研制的,“国产化”率经高达70%。
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样车问世后,原辽宁迫击炮厂及民生工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张学良到会祝贺并讲话,还给有功人员颁发了奖状和奖金。会上,张学良还提出准备再生产15辆民生牌载货汽车,向10月10日“双十节”献礼。
正当人们为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汽车而高兴之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沈阳沦落于日寇的铁蹄之下。民生工厂迅即被日军侵占,即将完成的首批汽车及零件也被日军全部拖走,刚刚萌芽的中国民族汽车制造工业就这样被扼杀了。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