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追求的KPI 会让我们失去什么(上+下)

发表于:汽车用品网(www.qicheyongpin.com) 浏览次数:9442

产生这个想法的源头是,我看到报道说吉普牧马人也要改用2.0T发动机了。



众所周知,美国人喜欢大排量自然吸气。因为他们不纠结油耗,更关注动力体验。但就连牧马人都改用2.0L涡轮增压发动机,我相信这已是个很强烈的信号:今后在整个汽车业界,小排量涡轮增压将几近彻底地替代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


大胆估计一下,可能十年后甚至五年后,市售的发动机里全都会有涡轮增压器这个部件,就如同30-40年前水冷替代风冷后,汽车上从此就都多了水箱这个部件一样。


想到这里我就萌生了一个念头:把我的BRZ永远存留下来,就算它不能上路了也不卖它。希望我儿子长大到可以开车的时候这车还在,让他知道原来这世界上曾经有一种发动机,没有涡轮增压器一样可以玩得转,还有一种独特的性能特质……(会不会像今天有些人还在迷恋化油器发动机的那种感觉?)



扯远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厂商会纷纷走上涡轮增压这个技术路线?说白了,是因为他们都要满足政府设定的排放法规。不用涡轮,车辆在标准测试中的油耗就无法达到优秀成绩,这会影响到厂商所交的排放税、罚金这些东西。换言之,厂商这么做很大程度是被政府设定的规则所驱动,他们首要考虑的是满足政府给他们的KPI,而不是用户的体验。


当然我们可以说,消费者谁会不欢迎高效、节能的动力?没错,消费者喜欢低油耗。但消费者应该也有权力选择油耗以外的其它好体验,而不是为了得到低油耗一项,被迫将其它所有优秀的体验、包括一些长久以来一直都有的体验搁置一旁。


从制定KPI的角度看,政府对低油耗、低排放的看重程度比消费者要高得多。政府用政策引领了市场消费导向,这虽有说不通的地方,但过去多年来实际上都是这样。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国率先制定了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法规,当时就引起过汽车厂商的不满,但事实上到1980年代末的那10年间,全球汽车发动机的燃效性能、先进程度确实实现了一个划时代的跨跃。


力量VS环保,仅仅是这么简单吗?


所以,KPI肯定有其积极的意义。不过我还是要很客观、很自私地指出,这一轮以欧盟为首的减排KPI,催生了全球汽车小排量涡轮增压化的技术大潮后,消费者会失去了一些曾经很普及的美好体验。


涡轮增压大潮,我们会失去什么


全球汽车小排量涡轮增压化后,消费者会失去哪些曾经有过的美好体验?


一,发动机运转的高级感。


以奔驰、宝马为例,他们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速时的高级感,和过去自然吸气时代相差甚为明显。宝马搭载2.0T发动机的3系在地下停车场内降低车窗,会听见柴油机一般的“哒哒”声;奔驰新一代C级、E级,在20km/h以内行走时,再也没有过去那种切牛油一般的顺滑质感。同样情况在雷克萨斯上也出现了,改用涡轮的IS200t、NX200t,尽管平顺性比奔驰、宝马的涡轮机要好,但也无法再现过去雷克萨斯那种开上几米就高级得把人征服的感觉。大众的TSI四缸涡轮发动机,更是一直以来都存在廉价的怠速噪音和震动。

二,油门响应性。

如今但凡是涡轮增压的车子,你踩着油门时不妨刻意用脚掌动作去“调戏”一下它,通常在油门上下1-2厘米的行程内,发动机是没有反应的。这就是“响应性差”的表现。很多高级的、动力参数出色的车都是如此(我唯一想到的例外只有AMG的4.0L V8双涡轮发动机)。而在自然吸气发动机上,只要排量在2.0L以上的,一般对油门细微动作都会有比较好的响应性,至少比涡轮的发动机要好。响应性出色的自然吸气车型多不胜数,86/BRZ是极致代表,雷克萨斯的IS250、马自达的2.0和2.5L发动机,甚至雅阁2.4和凯美瑞2.0,油门响应性都比很多涡轮发动机要好。


三,转速变化时的动力输出线性感。


什么是线性?我很久前写过一篇文章:。说白了,线性就是可预知的变化。涡轮发动机动力是好,扭矩是充沛,但大多数都会在一个转速区间内维持基本平坦的动力输出(例如大众的2.0TSI功率162千瓦/4500-6200转,扭矩350牛米/1500-4400转)。也就是转速拉升时,动力是不变的。这意味着油门成了一个“开关”——在一段时间内,无论你油门动作怎么变化,它都在输出固定动力。


反观自然吸气发动机,扭矩通常不是平的(实际上由于自然吸气的天然原理,要做到平坦扭矩输出是非常难的),一般在常用转速区域内,动力会随转速升高而增长。这就意味着油门不但控制转速变化,还同时控制着动力的大小——这不是开车本应具有的操纵权吗?对于驾驶感比较细腻的人,自然吸气的线性输出可以大大地丰富操纵一台汽车的感受。当然我不否认,涡轮增压那种动力一踩就来、一来就一直维持的加速力和推背力,对很多人来说是更容易理解的乐趣。


四,机械的简洁美。


汽车是复杂的机械系统(准确说已经是“机电一体化系统”),随着技术要求越来越多,汽车上的零部件数越来越多,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对发动机来说,涡轮增压就是个平白增加的额外系统,增压器连带着冷却系统(或中途冷却器)、气流管道等,平添了复杂性。典型证据就是很多涡轮增压车型,发动机舱都被填得满满的。


作为一个学工程的工科生,我骨子里比较推崇巧妙、简约的机械设计思维,甚至怀念当年发动机出了什么状况自己就能动手修复的年代——当然那是一去不复返了。但多了涡轮增压这个东西,对发动机的工作环境、可靠性、使用寿命等的影响,理论上确实是负面的。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