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全文 实施六大工程

发表于:汽车用品网(www.qicheyongpin.com) 浏览次数:9461

8月22日从浙江省发改委获悉,《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主要目标,包括力争到2020年,建成布局有序、便捷高效的充换电设施网络,形成覆盖全省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格局,打造一个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形成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规划聚焦四大重点领域,包括重点突破整车产业化瓶颈,提升发展关键零部件及基础材料,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协同发展充换电技术和装备四大重点领域。

规划还提出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包括培育重点骨干企业,狠抓一批重大项目实施,构建产业创新体系,深入开展推广应用,打造“互联网+”汽车新模式,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在打造“互联网+”汽车新模式方面,包括积极探索5G网络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推进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5G网络试验一体化应用的探索试验,大力支持杭州西湖区、桐乡市开展5G网络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建立试验验证能力和应用示范区,建立智能汽车、智慧交通标准体系平台,建立系统级试验验证及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建立综合的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服务体系。


以下是全文:

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重点领域一览表

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构建竞争新优势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批示精神,以及《中国制造2025》、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所称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现实基础与环境

现实基础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国内地位加快提升,在技术发展、市场推广、模式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为大规模应用示范、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我省向新能源汽车大省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1.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我省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较早的地区,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省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企业达到15家,201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约7万辆,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销售产值将近250亿元,产业规模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包括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核心基础材料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充电设施制造与建设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品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等,有100余种车型在全国示范运营,动力电池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材料加快发展。

2.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布局

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实力较强,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项目。整车方面,吉利、众泰、青年、万向等企业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市场推广。零部件配套方面,骨干企业加强关键零部件的攻关,部分产品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如万向A123、超威、天能、微宏等的动力电池,大东南、南洋科技等的电池材料,方正电机、卧龙电机、信质电机等的电动汽车电机,均胜电子、三花等的汽车电子,万马股份、时空电动等的充电桩设施等。

3.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我省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围绕补强短板、做强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省先后创建了17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组建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青年汽车研究院已研制出一次充电时间13分钟、续航里程21公里的12米长纯电动大客车,已有76辆在金华公交线路运营;众泰汽车研究院已开发出5款纯电动新车型,其中两款已进行批量生产;吉利汽车研究院消化吸收沃尔沃C30技术,研制出最新帝豪EV车型,综合工况续航里程253公里;超威电池研究院开发的动力电池单电芯比能量已达180瓦时/公斤,电池模块的比能量超过160瓦时/公斤;微宏动力研究院成为全球实现商业化大规模生产“10分钟充满电”动力电池的三家企业之一。

4.商业模式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我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了换电、分时租赁、分期租赁和纯电动大巴“融资租赁”等模式。众泰汽车开辟了电动汽车租赁的商业模式,成功将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康迪电动汽车公司等率先在杭州推出电动汽车分时、分期租赁的车辆数量已有20000余辆,目前已成为全国推广应用最为成功的模式之一,在全国许多城市得到“复制”;西湖电子集团探索纯电动公交车“融资租赁”模式,目前已投放1345辆。此外,工信部与我省合作开展的5G网络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在杭州西湖云栖小镇和桐乡乌镇开始启动。

5.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

我省坚持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示范促应用,以应用拓市场,以市场促发展。到2015年底,全省共推广新能源汽车28663辆,数量居全国前列。其中列入国家推广应用名单试点城市群的杭州、湖州、绍兴、金华共推广24525辆,规模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超额完成了国家要求推广15100辆的目标任务。

6.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2015年底,全省已建成充换电站281座、充电桩3472个,其中杭州市233座、3143个;金华市29座、113个;湖州市2座、68个;绍兴市6座、69个;宁波市11座、79个。省电力公司承担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智慧服务网络建设列入全省20个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万马股份布局建设的充电网点能提供网络查找、预约充电、导航充电等服务,正在积极探索“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实现电动汽车充电、使用的智能化。

虽然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整车实力还不够强。整车产品以微型车为主,缺乏龙头领军型企业,生产规模和品质有待提升,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畅销车型还没有出现。二是产业链配套有待加强。省内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之间的配套关系不紧密,配套规模不大,尚未形成集聚效应。三是关键技术仍需突破。整车控制系统、汽车车身和结构轻量化、先进动力电池、驱动总成、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仍需突破,在电动助动转向、电动制动等领域的产品属于空白状态。四是充换电设施还不够完善。我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落后于北京、上海,由于产品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充电设施建设和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五是推广应用区域和领域差异较大。推广城市群中,杭州市较为突出,而绍兴、湖州、金华等其他城市推广应用进程相对缓慢;汽车租赁和公共交通领域占比高,但私人领域推广占比极低。

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2015年产量达到80万辆左右。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7.90万辆,比2014年增长4倍,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销国。随着环保要求趋严、绿色出行兴盛,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呈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新增产销量将突破450万辆,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即将迎来革命性突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性能指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断提升,电池性价比明显提高。整车控制器技术趋于成熟,产品日趋标准化。产业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助推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快成熟。

“互联网+”将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新能源汽车加快融合,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络化趋势更为明显,交通出行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我省西湖云栖小镇和桐乡乌镇5G网络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的启动,将推动我省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重大突破。

国家、地方政府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制造2025》、《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15—2017年》、《2016—2020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等文件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省也专门成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家委员会,安排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市场推广和充换电设施建设。

民营和金融资本加快进入新能源汽车“蓝海”。各类互联网巨头、金融机构及民营资本等积极开展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成立各类投资基金,强化新能源汽车采购,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共建充换电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发展。

2.面临挑战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日渐成熟,特斯拉、宝马、奔驰、丰田、日产等汽车强企加快新能源汽车车型开发,布局国内市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兄弟省也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力度,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新能源市场推广难度依然较大。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范围将发生变化,补贴额度将逐步下调;新能源汽车价格仍然明显高于同级别燃油汽车,购车成本偏高;各地充换电设施建设缓慢,充电站、充电桩设备标准不统一,用车充换电仍不够便利,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难度依然较大。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体系不健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使用量和报废量将呈增长趋势,潜在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但动力电池回收技术路线复杂,国内专门立法、法律监管尚属空白。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将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临界点的历史性机遇,依托我省较好的汽车产业基础和良好发展氛围,坚持“以示范促应用,以应用拓市场,以市场促发展”,围绕补强短板、做强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三大方向,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步伐,大力推进“探索一代、研发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新模式,构建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配套设施完善、示范应用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把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产业,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发展要求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互结合。积极发挥政府在新兴产业培育初期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集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引导市场消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配置资源原则,促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商业应用。

坚持制造加工与服务配套双轮驱动。以提升产业化规模为先导,注重充换电、车联网、互联网等服务配套跟进,全力推动资源聚合,促进研发制造与服务升级同步发展,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并举突破。以现有纯电动汽车重点企业研究院为基础,持续推进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重点开展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电机、电控、充换电设备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同时鼓励企业与世界前沿技术接轨,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

坚持基础设施与推广应用协同推进。以应用需求端为导向,大力建设充换电设施网络、停车场所、公众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格局加快推进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新能源汽车进入私人消费市场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产业发展与绿色低碳协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要以绿色低碳为前提,建立从生产—消费—服务全过程的环境监控体系,重点加强汽车“再制造”、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等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健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体系,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紧密结合。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到2020年,建成布局有序、便捷高效的充换电设施网络,形成覆盖全省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格局,打造一个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形成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2.具体目标

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到2020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整车产能规模达到50万辆以上,形成年生产动力电池100亿安时的生产能力。

龙头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20家,其中50亿元级企业6—8家,100亿元以上企业3—5家;新创建20家左右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

基地建设取得实效。建成杭州、金华、宁波、湖州、台州等5个产值百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创建和培育10个以上省级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打造杭州云栖小镇、桐乡乌镇两个5G车联网智能交通示范应用基地,建成充电设施基地、汽车智能化平台、汽车再制造及电池回收利用三大产业配套基地。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力争到2020年前,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产业创新体系,整车制造及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整车性能方面,突破整车构型、性能控制、能量管理、轻量化等整车集成关键技术;汽车零部件领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突破燃料电池等关键材料批量化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

充电设施网络初步成型。力争到2020年,全省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十三五”期间建设充换电站800座以上,充电桩超过21万个,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推广应用取得实效。力争到2020年,形成覆盖全省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格局,“十三五”期间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3万辆以上,私家车购买比例大幅提升,公交、环卫、物流、商业租赁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不低于30%,新增公务车采购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不低于50%。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