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九成企业恐消失 行业破局之路
有人曾这样形容如火如荼的电商行业: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可是没有风了呢?现在,这个担忧正在汽车后市场成为现实。自从 O2O 开始火爆之后,汽车后市场作为一个万亿级的蛋糕就一直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所关注。可是,经过一年多的疯狂烧钱,原本风头正劲的“一元洗车”、加油补贴等O2O项目正面临着釜底抽薪的洗牌潮。
曾经汽车后市场是如此风光无限,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4年全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已达6000亿元。巨大的“蛋糕”令“淘金者”垂涎三尺。有不完全统计,仅在2015年,就有超过50家汽车后市场O2O项目涌现,加上之前入场的100多家创业公司,覆盖了从洗车加油、维修保养、汽车租赁汽车金融等后市场的各细分领域。
洗车、加油、保养、维修等一系列围绕汽车使用的“养车”服务,在圈内被称为“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端消费的兴起,“汽车后市场”或者说“养车”服务逐渐与线上结合,这就像一座金矿,引来一拨又一拨淘金者。
可是好景不长,2015年 底,A 轮融资 1.1 亿人民币的上门养车项目 “博湃养车” 因资金链断裂而轰然倒塌,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创业和投资迅速进入寒冬。
报告统计,截止 2015年 底,全国共有乘用车保有量 1.5 亿台,平均车龄 3.3年。大量的汽车进入脱保期,车主都在寻找昂贵的 4S 店体系以外的可靠维修服务。而这 100 多家创业公司似乎都未能真正满足车主的需求,创业和资本正在陷入泥潭。
对这场“汽车后市场”O2O行业的寒潮,有市场人士这样总结:本想靠着烧钱补贴砸出一片天,反过来却深受高成本之害。确实如此,据全国范围内公开可查的有关汽车后市场电商融资就超过了100起,并且有近一半的投融资达1000-5000万元人民币,有近三成超过了5000万元人民币。高额的成本,让企业根本无力承担。
尽管如此,汽车后市场仍然是一座等待开采的"金矿",据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1.72亿辆,其中私家车超过1.24亿辆,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就拥有31辆私家车,十分可观的市场前景,又必将吸引更多资本和商家前赴后继。虽然有一批这样的项目倒下去,但是还会有一批站起来。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打造可靠的服务体系才是能被用户接受的车后市场破局之路,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一定会有汽车后市场的电商巨头出现。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